2021-10-14 本班同學依興趣所查找的文獻與心得
Published by Frank C.S. Liu,
編號
作答人名
問答內容
1
簡澤偉
網路社交媒體是增加對議題視角還是增強自我的同溫層?同溫層與媒體偏見在這網路急遽發達的世代被許多關心民主政治的民眾與學者關切。而這些往往帶有負面意味的名詞是如何形成的一直都是大家關注的焦點。社交網路的確大大降低了獲取資訊的成本與意見交流的時間。但許多面向會發現他會將人群帶往由自己喜好而生成的同溫層。媒體在當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在是有主導權,對於媒體的信任也會基於自我的既有觀點而定奪。漸漸的民眾也會避免與反之意見交流,經由演算法所過濾出來的同質意見會更加鞏固自我的意識。破除同溫層也成了網路世代的我們所需要面臨的課題。而民主本身就是一個而民主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性的而民主本身就是一個概念性的思想,他有各種面向的典範。在現今增加這麼多工具性的使用,是增加民主不同的概念還是強化了選舉的功能而已。在充滿訊息交戰的世代,我們的確要仔細想想民主本身是要以什麼樣的概念存活於現代。Bozdag, Engin, 和Jeroen van den Hoven. 《Breaking the filter bubble: democracy and design》.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7, 期 4 (2016年): 249–65. https://doi.org/10.1007/s10676-015-9380-y.Flaxman, Seth, Sharad Goel和Justin M. Rao. 《Filter Bubbles, Echo Chambers, and Online News Consump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80, 期 1, SI (2016年): 298–320. https://doi.org/10.1093/poq/nfw006.GUNTHER, AC. 《BIASED PRESS OR BIASED PUBLIC - ATTITUDES TOWARD MEDIA COVERAGE OF SOCIAL-GROUPS》.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56, 期 2 (1992年SUM月): 147–67. https://doi.org/10.1086/269308.
2
吳奕勳
本次作業中我選取三篇文章:(一)Fiammenghi, D. (2011). The Security Curv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Neorealist Synthesis(二)Johnson, J. C. (2015). The cost of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concessions and military alliances.(三)Gibler, D. M. (2008). The costs of reneging - Reputation and alliance formation1)如何最後鎖定這三篇的思考歷程由於最近對於國際關係中的結盟行為感到相當有興趣,亦理解結盟行為在國際關係中往往是討論的核心主軸。相關文獻數量龐大,但是國家在結盟過程中是否會出現叛逃的行為,或是為了國家安全而是否會有出現讓步的行為才是我較為關注的部分。而這三篇學術影響力分系數不低,而且從摘要中可以看見作者們以量化的方式下去分析,試圖找到可以解釋結盟行為的相關理論。最後,也因為這幾篇論文的發表文獻並不太過於新,也不淪於舊。更期待將能從中來批判一些現代國際政治中的模式。綜合以上,選了這三篇文章已期待對國際關係的理解有更深一步的認識。2)對這幾篇摘要的分析心得1. Fiammenghi, D. (2011). The Security Curv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Neorealist Synthesis本篇論文摘要先點出現實主義學中的兩個不同派別,也就是進攻、防禦現實主義兩派別。但特別的是,作者將霸權穩定理論也放入其論文模型之中。他認為無論是進攻或是防禦現實主義者,最終仍會回到霸權穩定論的結果。因此,此學者嘗試將此過程與結果融入到單一框架之中進行分析,並發現其國家的安全性呈現出一段拋物線的關係(先增加,減少,最後又再增加)。這種分析模式相當特別,也是之前未曾見到的相關領域。2. Johnson, J. C. (2015). The cost of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concessions and military alliances.主旨於討論國家為了加入軍事聯盟或是繼續維持在軍事聯盟的地位,會犧牲國家的一些利益。故作者欲將兩者拉到同一個框架內,並解釋兩者內生化之關係。也就是說作者認為聯盟與政策讓步是具有因果關係的。特別的是,作者從其開發出的模型中判斷出做出讓步的關加不僅僅是受到其他國家所威脅,也會延伸到聯盟內部的權力將會如何重分配。個人認為最為重要的部分在於,當聯盟能夠提供更全面的軍事保證,甚至是能夠讓聯盟內部國家感知將會贏得戰爭之時,國家會願意在政策上做出更多的讓步以換取聯盟的保證。3. Gibler, D. M. (2008). The costs of reneging - Reputation and alliance formation在討論合作、聯盟之中,聲譽一直都是讓會員國謹守約定的重要因素。因為在危機時期若是背叛聯盟,下一次如果危機再現難保能夠加入聯盟來獲得國家安全。然而此篇作者認為此等理論未能建構完整的因果關係,因為危機往往具有特殊性,無法以此一概而論。因此,作者從聯盟平時承諾來確認國家是否會為了聲譽而維持承諾。結論則是顯現出聯盟聲譽確實會影響聯盟的形成和爭議行為。Fiammenghi, D. (2011). The Security Curve and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Neorealist Synthesi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35(4), 126-154.Johnson, J. C. (2015). The cost of security: Foreign policy concessions and military alliances.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52(5), 665-679.Gibler, D. M. (2008). The costs of reneging - Reputation and alliance formation.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 52(3), 426-454.
3
賴以展
(1)如何最後鎖定這三篇的思考歷程我在大學時期就對台灣民主化與國家認同,這兩個議題感興趣,根據政大選舉研究中心今年六月最新民調指出,認同自己僅是台灣人的比例已高達63.3%,雖比去年2020年微幅下降1%,但仍為此民調自1992年開始調查以來史上次高。同時亦可觀察到,認同自己僅是中國人的比例已逐年下降至2.7%。然而,究竟是什麼理由導致國人在國家認同的抉擇上出現轉變,正是我有興趣的題目。因此我在SSCI上搜尋文章時我輸入了國家認同與台灣的關鍵字,找出了三篇文章,第一篇是在談台灣人的身份認同,第二篇則試圖解釋台灣人在身份認同上的轉變。文章全名分別是The Taiwanese/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以及Explaining National Identity Shift in Taiwan。另外,最近有新聞提到學生不認識孫中山與岳飛,並將原因指向民進黨政府藉施行「108課綱」達「去中國化」之目的,也使我好奇究竟歷史教育與國家認同是否有關?因此,在我收尋文章的過程中,找到一篇我認為頗有趣的文章,試圖探討關於民族認同、歷史老師自身知識與教學方法之間的關係,我也將其選為我的第三篇文章。文章全名是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pedagogy: the case of Taiwan。(2)你對這幾篇摘要的分析心得,寫入Zuvio的指定題目中1. The Taiwanese/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摘要說明此文之目的在解釋國人將自己視為台灣人或中國人,這兩種身份認同上之區別,是看待政治議題,特別是涉及兩岸政治上重要的關鍵變因。另外,作者使用政大選研中心收集之調查數據進行分析,試圖解釋近年國人在台灣人和中國人的認同分佈是如何變化的。其結果顯示,無論種族背景、年齡、教育程度、性別和黨派認同之差異上,國人在華人認同上是逐漸下降,但是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比率卻急遽上升。2. Explaining National Identity Shift in Taiwan本篇摘要指出,此文運用台灣民族認同理論和調查數據,解釋台灣的民族認同轉變,經發現,當國人被問及自身民族身份時,大多數國人拒絕被稱之為「中國人」,但是,國人並不否認自己的民族和文化具有中國特色,國人反對的是被稱之為「中國公民」尤其是在國際上被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中國。作者進一步在文章中證實,外部主權因素與台灣民族國家認同轉變有關,具體而言,改變國界,與大陸分離的願望,承認台灣為主權國家,而不是台灣內部獨特的文化,處成了台灣的民族認同轉變。3. 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pedagogy: the case of Taiwan本文是以民族認同是影響人類行為的重要意識形態為討論前提,試圖討論民族認同、歷史教師本身知識與教學方法三者之間的關係。雖然,認同會影響意識形態,但是否影響歷史教師的學科知識與教學方法等問題卻常常被忽視。隨台灣政權更迭,歷史課綱不再以中國為中心的敘事為主,課程中也包含更多台灣史,鑑於國人在民族認同的問題上存在分歧,了解歷史教師在知識和教學方面是否因自身認同不同而對歷史知識有不同見解,同時也一併改變教學方法。本研究通過調查台灣國中歷史教師的民族身份、學科知識與教學方法之間的關係來檢驗這個問題。結果表明,歷史教師自身的民族認同對其歷史知識與歷史觀念有明顯關係,但是與教學無關。4.心得掌握ABT的敘事結構之後,我感覺在閱讀文章時更能掌握其作者想傳遞的資訊,但當我試圖改寫摘要,使其能夠更一針見血地闡明作者想法時,才發現,要言簡意賅,精準用字的同時又不能失其原意,真的是需要練習才能更上手。(3)貼上這三篇文章的書目在你的答案下方。Liu, I. C. and S. Y. Ho (1999). "The Taiwanese/Chinese identity of the Taiwan people." Issues & Studies 35(3): 1-34.Zhong, Y. (2016). "Explaining National Identity Shift in Taiwan."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25(99): 336-352.Sung, P. F. and M. L. Yang (2009). "National identity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eachers'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pedagogy: the case of Taiwan."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Education 29(2): 179-194.
4
鄭司律
(1)如何最後鎖定這三篇的思考歷程對前宗主國重新投入亞太地域的議題感到有興趣,便輸入簡單的搜索關鍵字詞檢視。再篩選一些沒有興趣的文章,譬如物種遷移、醫學研究、對太平洋島國的援助之類的題目,就收窄了搜索範圍。再按上文章附上其他關鍵字,就大概手握了幾篇觀點不相同但討論主題相似的文章。(2)你對這幾篇摘要的分析心得,寫入Zuvio的指定題目中隨着英國脫歐,Global Britain成為了英國政府的外交口號;同時隨着印太地區的重要性,即使英國作域外國家,對印太的部署和方針也隨之而成為『全球英國』框架下的一部份。【1】文章指出英國在東亞地區的投資和貿易目標,未必能夠提升它在東亞地區的合作關係,同時指出英國的影響力是在於質量而非數量;【2】文章指出,英國重返東南亞長遠有可能達致所期望的結果,但有待持續而貫徹的戰略;【3】的文章則相較負面,指出『全球英國』僅只是針對國內的論述,對國際層面欠缺影響力,更不止低效,而是產生矛盾和問題的外交方向。這三篇文章的觀點橫跨由審慎到批判的層面。(3)貼上這三篇文章的書目在你的答案下方。我安裝了,但應該出現問題,我先行儲存答案,若果能夠成功解決問題,再行修改。【1】Subcontracting, facilitating and qualities of regional power: the UK's partial pivot to Asia, https://www-webofscience-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68394600005【2】From Benign Neglect to Effective Re-engagement? Assessing British Strategizing and Policies Towards Southeast Asia Since 2010, https://www-webofscience-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wos/woscc/full-record/WOS:000503408900001【3】Global Britain and the Narrative of Empire, https://www-webofscience-com.ezproxy.lis.nsysu.edu.tw:8080/wos/woscc/full-record/WOS:000481783500001
5
林猷盛
(1)因為修習課程有關就選了一篇標題有政治新聞的,然後看到一篇南北媒體和政治資本的想知道南北到底差異是啥,又看到一篇標題深綠,就順便圈起來了。(2)有兩篇格式沒有使用ABT的形式,其中一篇看起來就有點平鋪直敘沒有任何亮點,另一篇看起來還好,在摘要裡面放的結論多寡也不一,有的給出了結果,有的給出了一小部分,有的就單純點到而已,看來摘要的寫法有很多種,還需摸索。(3)Chen, K. Y. N., & Lo, V. H. (2010). Media Use and Political Capital in Northern and Southern Taiwan. Issues & Studies, 46(3), 187-225Wang, T. Y., Cheng, S. F., & Chen, L. H. (2009). Deep-Green Supporters and Political Tolerance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Kennedy's Hypothesis. Issues & Studies, 45(1), 1-30.Zhang, W. Y. (2012). The effects of political news use, political discussion and authoritarian orientation 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evidences from Singapore and Taiwan. 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22(5), 474-492.
6
曾國亮
選擇這三篇文章的原因是作為香港人,第一時間下意識會想到自已的國家,也會好奇香港經歷了這幾年的風暴,學界對香港最新的看法或最近比較在意的是甚麼。同時已經在台灣踏入第五年,對於台灣的國際處境也有一直的關心,畢竟台港雙方之間有種命運共同體的連接,也很自然會關心台灣的議題,由其台灣最近國際處境可以說是最好的時代,同時也被國外認為台海是現今最容易發生戰爭的地區,台灣作為我高教的父母,也是我除香港以外第二個家鄉,會影響到台港的議題,我都會關心。第一篇文章以香港台灣化,去形容香港1997年後的政治發展趨勢,並與台灣本土化有一定的相似度。會發現這種"趨同"的本質是出現了"外生內訌",它包括政治對立和民族主義兩個維度。香港自治憲政設計的離心力激活了兩極分化和相互塑造兩種機制,塑造現今香港的政治軌跡。第二篇文章講述中國已成為許多亞洲國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以經濟影響力壓迫台灣,北京的經濟制裁和激勵措施何時才能達到預期效果?他們為什麼以及如何經常失敗?鑑於中國與台灣之間的權力不對稱,台灣如何抵制中國的強制性措施對國際關係的理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台灣為減少對中國的依賴,朝著東南亞國家的貿易和投資來應對中國的經濟壓力。文章以權力不對稱,觀看台灣是如何處理中國的制裁。而台灣不僅是中國脅迫的目標,而且本身也是一個積極的參與者。第三篇文章認為小國在面對崛起的大國時,有三種戰略選擇:制衡、跟風和對沖。台灣作為一個小國,如何與中國相處是台灣的課題。由於台灣人民拒絕在北京的條件下統一,但普遍支持擱置主權爭端,對中國採取和解。最近由於中國的侵略行為和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政策,導致最近公眾對原本想法發生了變化。預計北京的強硬行為將持續下去,而拜登政府將繼續支持台灣,台北的戰略選擇很可能具有更強的平衡成分,兩岸冷淡緊張的關係預計將在台灣支持台獨的現任政府任期結束後繼續存在。1,Understanding the "Taiwanisation" of Hong Kong Politics Hao, S. N.2,More than carrots and sticks: Economic statecraft and coercion in China-Taiwan relations from 2000 to 2019 Lai, C.3,Balancing, bandwagoning or hedging: Taiwan's strategic choices in the era of a rising China Wang, T. Y. Tan, A. C.
7
王芳
現代氣候變化是全世界的大問題 ,因為對人類、生物、動物都有影響,所以我們怎麼對付天氣變化的狀況或者要怎麼去適應環境。Marquart-Pyatt, S. T., et al. (2014). "Politics eclipses climate extremes for climate change perception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Human and Policy Dimensions 29: 246-257.Shi, P. J., et al. (2016). "World Regionalization of Climate Change (1961-201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isk Science 7(3): 216-226.Wu, J. J., et al. (2018). "What Affects Chinese Residents' Perceptions of Climate Change?" Sustainability 10(12): 14.
8
王瑄襄
(1)如何最後鎖定這三篇的思考歷程?COVID-19大流行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特殊情況,它對全球的健康以及政治和經濟穩定構成了深刻威脅。近來COVID-19的疫情趨於平緩,各國對於因應疫情所頒布的政策也逐漸鬆綁、並傾向將COVID-19視為流感的形式應對,想要恢復過往生活可說是指日可待。在疫情爆發之初,各國祭出寬嚴不一的政策因應,造成有些國家對於疫情控制迅速、有些則因為輕敵而致使疫情大爆發,各國之間的步調不一,也讓疫情難以控制且一發不可收拾。對於不同國家所制定的政策寬嚴,與其國家制度和國家能力是否有所關連?而一開始就進行嚴格控制的國家之間又有什麼樣的差異?又在經歷過兩次大型傳染疾病(SARS、COVID-19)後,各國是否能夠汲取經驗,在往後發揮社會政治的凝聚力,與國際合作讓災難的傷害降至最低?基於上述,選擇了三篇相關的文章來閱讀。(2)你對這幾篇摘要的分析心得,寫入Zuvio的指定題目中。1.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COVID-19: The need to understand government responses.本篇文章提出了對於公共衛生政策的四個重要影響因素:社會制度、政權類型、政治機構、國家能力。依照國家制度不同(威權、民主),所制定的政策方向也會大相逕庭,而在其中,國家能力也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本文並非強調哪個制度對於疫情的控管較佳,而是著重在於只不同國家之間會因為此四項因素,而在因應疫情爆發有不一樣的公共衛生政策。國家能力(醫療保健系統、資金)較低下的中低收入國,在面對疫情所制定的公共衛生政策,並不比國家能力較佳的高收入國家差,主要還是要聚焦在於國家行政能力上,此篇文章的比較十分簡潔有力,令人深刻。2.The Adoption of Preventive Behavio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na and Israel.本研究的目的是調查與中國和以色列在制定疫情政策相關的因素,依靠3Cs模型來預測特定預防行為(疫苗接種)的實施。在文中表明,對社會制度的信心、自滿(對生病風險的恐懼和評估)和約束(自我效能水平和能夠參與行為的信心)是採取預防行為的預測因素。研究結果表明,兩國採取的預防行為類型存在一定差異:在以色列,更高水平的信心預測了迴避行為的採用,而更多的約束預測了更少的迴避行為、在中國,更多的約束也導致採取更少的迴避行為。3Cs 模型可以從接種疫苗到採取迴避行為進行推廣,並且該模型可以跨文化和跨國家使用。3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COVID-19.本文強調COVID-19對全球的健康以及政治和經濟穩定構成了深刻威脅,這是當前歷史時刻的緊迫問題,很可能在未來十年產生深遠的社會和政治影響。疫情的爆發引發了政治界對於領導力、團結和分裂、民族主義、平等、種族主義以及國際和群體間關係的重視,並提出三個關鍵主題的分析。首先,社會政治因素在這次大流行期間塑造行為的重要性;其次,政治領導和言論與應對疫情的集體努力的相關性;第三,在這個威脅和危機時期,社會政治的凝聚力和分裂如何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文中對於政治心理學的分析,可以為未來下一階段的疫情大流行做好準備,這篇文章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在疫情趨緩的現今、甚至是未來十年,透過政治心理學的角度可以如何管理、應對後疫情時期的相關事務。(3)貼上這三篇文章的書目在你的答案下方。Greer. SL, King. EJ, da Fonseca. EM, Peralta-Santos. A. (2020).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COVID-19: The need to understand government responses. GLOBAL PUBLIC HEALTH, 15(9), 1413-1416.The Adoption of Preventive Behavior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hina and Isra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 17(19).Muldoon. OT, Liu, JH, McHugh. C. (2021). The Political Psychology of COVID-19. POLITICAL PSYCHOLOGY, 42(5), 715-728.
9
林晉旭
(1) 目標的主題是香港民眾於反送中示威的參與。首先鎖定研究興趣有關的主題,以「Hong Kong protest」為關鍵字在 SSCI 資料庫進行搜索。然後從搜尋結果中,篩選 2020 - 2021 年發表的論文(「反送中」示威於 2019 - 2020 年發生),再參考被引用次數等數據,選擇這一篇文章。(2) 摘要說明論文將以「感知政治表現」和「社會學習」兩個理論路向,再加上解讀民調數據,分析眾多民眾參與反極權示威的原因。摘要點出論文標的,可用 ABT 句式歸納:對政治體制和警察濫暴的廣乏不滿 and 越年輕的群眾對抗爭支持度越高 but 政權以單純經濟誘因撲滅示威 then 香港政治穩定的前境暗淡。(3) Sing, Ming. ‘Explai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nti-Authoritarian Protests in Hong Kong’.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53, no. 4 (December 2020): 2–21. https://doi.org/10.1525/j.postcomstud.2020.53.4.2.(1)想要找一些跟自己研究興趣相關的主題,所以先用Duverger's law 來進行關鍵字檢索,再從檢索結果中限縮政治學領域及最多人引用,就發現這個有趣的題目,敢於挑戰主流學術界的想法,故選擇此篇。(2)這篇也算是經典的ABT格式,它一開頭就使用兩個Although句型,然後就指出問題所在,並提出結論。這篇摘要除了指出學界的迷思外,也說文中會提出對Duverger's law不同於以往的見解,令人想一睹為快。(3)Clark, W. R., & Golder, M. (2006). Rehabilitating Duverger's theory - Testing the mechanical and strategic modifying effects of electoral laws [Articl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9(6), 679-708. https://doi.org/10.1177/0010414005278420(1)本次搜索的主題為Political advertising,主要是想觀察政治廣告對選民投票意願的影響,並且也順利找到了該篇資料.(2)摘要說明描述了政治廣告對選民投票的意向影響,尤其以孩童作為參考對象,藉由圖表,數據可以顯示對於政治效能高或低的孩童對於廣告的反應分別為何. (3)Rahn, W. M., & Hirshorn, R. M. (1999). Political advertising and public mood: A study of children's political orientatio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4), 387-407. https://doi.org/10.1080/105846099198550
10
邱富裕
文章1:Uncategorized ReferencesManson, J. H. (2020). "Right-wing Authoritarianism, Left-wing Authoritarianism, and pandemic-mitigation authoritarianism."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67: 6.簡單摘要心得:此文主要論述在疫情下左翼威權主義對抗疫情的有效度,相比之下自由主義國家似乎侷限較多,作者整理了以美國社會為主關於疫情下美國人認為可以減輕此疫情所帶來的影響政策,並分析這些威權政策的立法過程與做法,可作為個別國家在疫情下政策分析的參考文獻。文章二:Solt, F. (2012). "The Social Origins of Authoritarianism."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65(4): 703-713.簡單摘要心得:此文主要介紹威權主義是如何被型塑而成的,以經濟的角度來分析社會是如何學習並遵從這些威權主義,和個人的經歷如何加強這些威權主義遵從程度。文章三:Feldman, S. and K. Stenner (1997). "Perceived threat and authoritarianism." Political Psychology 18(4): 741-770.簡單摘要心得:此文主要介紹威權主義的歷史,透過藉由實證研究來釐清這些社會威權與社會行為間的關係,最終透過實證的方式作者得出的分析是沒有發現社會威脅的直接影響的證據,但發現威權傾向與感知威脅之間相互作用的重要證據。思路歷程:主要以近期觀看的文獻作為出發點,以威權主義為主軸前往收尋三篇,1個解釋後疫情的威權,1個解釋威權主義,最後一個解釋威權的可實證性,3個各自不同面向最終相互理解。
11
涂宥聰
(1)第一篇想要找一些跟自己研究興趣相關的主題,所以先用Duverger's law來進行關鍵字檢索,再從檢索結果中限縮政治學領域及最多人引用,就發現這個有趣的題目,敢於挑戰主流學術界的想法,故選擇此篇;第二篇的目標主題是香港民眾於反送中示威的參與。首先鎖定研究興趣有關的主題,以「Hong Kong protest」為關鍵字在 SSCI 資料庫進行搜索。然後從搜尋結果中,篩選 2020 - 2021 年發表的論文(「反送中」示威於 2019 - 2020 年發生),再參考被引用次數等數據,選擇這一篇文章;第三篇的主題為Political advertising,主要是想觀察政治廣告對選民投票意願的影響,並且也順利找到了該篇資料。(2)第一篇也算是經典的ABT格式,它一開頭就使用兩個Although句型,然後就指出問題所在,並提出結論。這篇摘要除了指出學界的迷思外,也說文中會提出對Duverger's law不同於以往的見解,令人想一睹為快;第二篇則是在摘要說明論文將以「感知政治表現」和「社會學習」兩個理論路向,再加上解讀民調數據,分析眾多民眾參與反極權示威的原因。摘要點出論文標的,可用 ABT 句式歸納:對政治體制和警察濫暴的廣乏不滿 and 越年輕的群眾對抗爭支持度越高 but 政權以單純經濟誘因撲滅示威 then 香港政治穩定的前境暗淡;第三篇說明描述了政治廣告對選民投票的意向影響,尤其以孩童作為參考對象。藉由圖表,數據可以顯示對於政治效能高或低的孩童對於廣告的反應分別為何。(3)Clark, W. R., & Golder, M. (2006). Rehabilitating Duverger's theory - Testing the mechanical and strategic modifying effects of electoral laws [Articl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39(6), 679-708. https://doi.org/10.1177/0010414005278420Sing, Ming. ‘Explaining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Anti-Authoritarian Protests in Hong Kong’. COMMUNIST AND POST-COMMUNIST STUDIES 53, no. 4 (December 2020): 2–21. https://doi.org/10.1525/j.postcomstud.2020.53.4.2.Rahn, W. M., & Hirshorn, R. M. (1999). Political advertising and public mood: A study of children's political orientation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6(4), 387-407. https://doi.org/10.1080/105846099198550
12
吳易樺
我用recall vote,罷免 投票的概念搜尋。然後再一一查看他們的摘要介紹。過濾出含罷免之選民心理狀態的文章。書目:Holland, A. C., & Incio, J. (2019). Imperfect Recall: The Politics of Subnational Office Removal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52(5), 777-805. doi:10.1177/0010414018797939van Elsas, E. J., Lubbe, R., van der Meer, T. W. G., & van der Brug, W. (2014). Vote Recall: A Panel Study on the Mechanisms That Explain Vote Recall Inconsistenc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Opinion Research, 26(1), 18-40. doi:10.1093/ijpor/edt031Welp, Y., & Milanese, J. P. (2018). Playing by the rules of the game: partisan use of recall referendums in Colombia. Democratization, 25(8), 1379-1396. doi:10.1080/13510347.2017.1421176
13
張維哲
(1)因為比較政治理論的課剛好讀到關於威權與極權政體的部分,剛好可以透過資料庫來查找關於這方面的部分,而這3篇剛好是在篩選完條件之後依據相關性排序出現的前3個(2)極權主義被認為所有政府中最反民主的,本研究發現通過觀看極權主義的關鍵要素並進行概念性分析,從而將不同反民主政府定義為極權主義。極權主義一詞被輕率地用於表達民主模式中的壓抑環境,而本文藉由Arendt對於極權主義的著作分析其對極權主義的定義,試圖澄清並提出有關極權主義作為一種民族國家認可的權力形式或經濟實力的定義與問題。極權主義被視為一種反政治現象,其特徵是恐怖統治的意識形態灌輸,破壞了公共領域和私人身份,而本文歸因出了教育是脅迫到極權主義的一個領域。在《The Longing for Total Revolution》中,Bernard Yack聲稱不解釋極權主義,而只是發掘一種新的、特別是現代的思維。儘管如此極權主義的問題和這種思維之間可能存在的關聯始終潛藏在他的書中,Yack成功地假設了歷史嵌入性和新的極權思維間的關係令人不安。但事實證明,他對歷史性反應範圍的感覺太有限,無法闡明對全面革命的渴望與極權主義的出現之間的聯繫。(3)Stewart, T. G. (2013). A Conceptual Analysis of Totalitarianism and Arendt and Popper's Understanding of Totalitarianism [Article]. Amme Idaresi Dergisi, 46(4), 27-43.Spector, H. (2016). Hannah Arendt, education, and the question of totalitarianism [Article]. Discourse-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 37(1), 89-101.Roberts, D. D. Reading Yack while Pondering 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 [Article; Early Access]. Critical Review, 12.
14
梁安祈
一、Bol, D., et al. (2021). "The effect of COVID-19 lockdowns on political support: Some good news for democracy?"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60(2): 497-505.摘要分析心得:重大危機將做為公民對中央政府的施政作為及滿意度的一項考驗,本文透過2020年3到4月在西歐進行的網絡調查,比較COVID-19封鎖前後公民的政治支持度,包含投票意願、對政府的信任及滿意度。在COVID-19的疫情時代,我認為從此切入觀察公民對政府的作為、政府效能的信任及滿意程度是一個重要的調查,究竟嚴格的限制政策會獲得公民的諒解或反倒令其反感?這將最直接反映民意,並影響公民對政治及政府的立場。二、Ernst, N., et al. (2017). "Extreme parties and populism: an analysis of Facebook and Twitter across six countries."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 20(9): 1347-1364摘要分析心得:本文針對六個國家在facebook 及twitter的政治參與者如何透過此兩項社群媒體的操作,觀察民粹主義的發酵及傳播,主要由政治光譜極端的政治行為者、反對黨等使用。社群媒體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網路發達的地區幾乎人人都有使用社群的習慣,因此其對現今政治社會的影響不容小覷,政治行為者可透過粉絲專頁、推文等形式散播其政治理念,因此出現洗腦、帶風向等現象,而這是否都與民粹主義相關?極端的政治行為者又如何利用並操作它,我認為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察。三、Kelemen, R. D. (2017). "Europe's Other Democratic Deficit: National Authoritarianism in Europe's Democratic Union." Government and Opposition 52(2): 211-238.摘要分析心得:本文主張徹底重塑歐盟民主赤字辯論。本文對歐盟在其成員國中與民主赤字的鬥爭進行比較,並藉鑑其他民主國家的經驗,這些國家曾與地方專制主義的小塊地區鬥爭過。 比較分析表明,由黨派政治驅動的考慮因素可能會使地方獨裁統治在其他民主的政治聯盟中持續存在。長期以來歐盟的民主赤字一直被批評者所詬病,但透過本文對波蘭和匈牙利的觀察指出這可能與歐盟成員國家內部自身的威權主義勢力有關,不同於以往的觀察點著重在不斷成長的歐盟權力破壞國家的民主。
15
林弼萱
論文一:Learning Political News From Social Media: Network Media Logic and Current Affairs News Learning in a High-Choice Media Environment1)思考歷程:搜尋資料庫時,先以自己有興趣的「社群媒體」作為關鍵字進行主題搜尋,並設定檢索功能以「引用次數最高」進行排序,以及勾選「出版年份」為"2021、2020"來縮小範圍,再依序往下挑選論文標題、列入清單,最後從清單中鎖定感興趣的文章。 此舉是為了找出和社群媒體相關議題的最新論文,而之所以想要以社群媒體建構主題,起始動機是因為想了解疫情期間社群媒體使用趨勢與學者觀察。2)此篇論文旨在研究在現代充斥高度選擇的媒體環境下,深入探討使用社群媒體作為了解政治消息來源的形式,是否可以補足沒有使用傳統媒體掌握政治消息和重大時事的不足(A)。經其研究顯示,使用傳統媒體和網路媒體來了解、學習政治訊息能產生正向效果,但卻發現社群媒體沒有帶來正向效果(B),因此建議使用社群媒體來掌握政治新聞時,要意識到社群媒體並不能有效補足沒使用傳統媒體了解政治新聞的缺口(T)。 本篇論文摘要大致呈現出ABT邏輯架構,但我認為在T部分多在重申B的結果發現,並沒有更進一步回應與說明使用社群媒體學習政治的相關建議與重要性。3)A. Shehata and J. Stromback,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21 Vol. 48 Issue 1 Pages 125-147 ——————————————————————————————————————————————————————————————————————————論文二:Communication related health crisis on social media: a case of COVID-19 outbreak1)思考歷程:同論文一。2)本篇摘要並非完整以ABT的架構陳述,在ABT模板中看似缺失了B部分的爆點,但是以"The key theme"作為But的取代,整體而言,內文簡要說明出研究原因、研究發現、結論與建議的邏輯,思路清晰。 A:作者認為當災難和疫情發生時,社群媒體是一項危機溝通的重要元素。 B:文章指出,在上萬筆與COVID-19有關的線上評論中,發現可被確定與討論的話題座落在五大類——"遊客風險感知"、"危機中旅遊企業的服務品質影響"、"公共衛生檢疫問題"、"媒體報導的真實性"與"種族歧視"。 T:作者認為社群媒體在本次COVID-19疫情案例分析中,扮演著危機溝通的重要角色,有助於未來「流行病引起旅遊危機」的研究提供建議與見解。3)書目:M. Yu, Z. Y. Li, Z. C. Yu, J. X. He and J. Y. Zhou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2021 Vol. 24 Issue 19 Pages 2699-2705 ——————————————————————————————————————————————————————————————————————————論文三:Do CRISPR Germline Ethics Statements Cut It?1)思考歷程:搜尋關鍵字"CRISPR, Law, Regular"作為搜索主題。近年來國外研究基因工程的技術突破,帶來社會倫理、政策法規上種種爭議與限制,但過去在台灣社會其實較少關注。自疫情爆發後,台灣政府與企業才開始重視「精準醫療」政策企圖扶植生技產業,因此在此時事趨勢下我想知道有關基因工程法規的相關研究。2)本篇作者旨在說明基因重組工程「CRISPR-Cas9」的技術創新,帶來全球科學和人類倫理的不確定性,意即挑戰了人類基因是否「可編輯」的接受度。本篇摘要傾向於道德爭議審查的聲明彙整,因此在ABT的架構下並不完整,缺失T部分的結論,甚至B部分也只能片面說明「目前研究尚無法完全解決所有重要考慮因素」、「但許多聲明可能會促進辯論,以及國家、國際法、公共政策的成立」。3)書目:C. Brokowski Do CRISPR Germline Ethics Statements Cut It? Crispr Journal 2018 Vol. 1 Issue 2 Pages 115-125——————————————————————————————————————————————————————————————————————————小結:鎖定以上三篇論文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問題發想的核心連結為「疫情應對政策」、「政治溝通危機」、「社群媒體使用」三大元素,來進行衍伸與搜索。
16
王郁婷
(黃心怡)標題1: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1. 首先,我是以USMCA及NAFTA作為關鍵詞查詢,以其中相關文獻裡引用文獻最高的作為選項。2. 作者想探討USMCA中產生詳盡的環境章節是否為真。他說明USMCA提到了先前在NAFTA裡所忽略的環境問題,美國甚至放棄了幾項對環境有害的協定措施。然而,作者認為USMCA實質上對保護的貢獻有限,認為新協議主要是複製原內容、規避重要議題並且沒有相關預防原則地提及。在摘要的最後,作者卻沒有提及和總結自己將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所缺失了ABT架構中T的部分。近年,「美國優先」的呼喊更加頻繁,尤其是川普上任總統後,紛紛退出認為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公約…等。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也顯示出美國以往擔任公共財提供者的不滿意,更表現了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擔憂。我選擇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想去探討在這個區域協定裡,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增加的條款、內容和所產生影響的質變。在已知是為了更大的美國利益服務外,去理解其中所衍伸出的相關議題與強勢領導作風行為,如:南北問題、環境保育措施或是約束成員間與中國的關係。3. Laurens, N., Dove, Z., Morin, J. F., & Jinnah, S. (2019). 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 [Article]. World Trade Review, 18(4), 659-677. https://doi.org/10.1017/s1474745619000351(劉雅文)標題2: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1. 搜尋關鍵字’’ Taiwan, soft power’’ 並只尋找2021年的文獻,顯示的第一篇就是這篇,而我也剛好對於韓流是如何影響南韓與台灣關係很有興趣。2. 分析了這篇文獻的摘要,發現他非常清楚的按照ABT的模板來呈現。A:文章指出在1948年直到1992年南韓與台灣斷交前的關係一直是良好的,當然,斷交後兩國的關係持續惡化;B:但是在2000年開始,南韓發展軟實力,也就是「韓流」,夠過電視影音產業,成功與台灣建立良好關係;T:運用這個案例來佐證「軟實力」的重要性。之所以會對於「台灣軟實力」這項議題有興趣是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即使在國際法上台灣擁有成為一個主體的條件,但是在與他國建立友邦關係或加入許多國際組織的路上常常受阻,影響最大因素可想而知就是兩岸關係,現階段兩岸關係是個無解的問題,因此,如何另尋他路,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存在感進而與他國合作、交流,即是我們當前能做的。軟實力這個概念被提出後常常遭受質疑,然而,在這篇文獻中,論述了南韓是如何在與台灣斷交後,並且在沒有正式建立友邦關係的前提下,重新開啟雙方的合作以促進國內經濟,而台灣的弱點正是無法與他國建立正式的友邦關係,因此驗證了發展台灣的軟實力即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求生存的重要因素。3. Hahm, S. D., & Song, S. (2021).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 In ASIAN SURVEY (Vol. 61, Issue 2, pp. 217–240). UNIV CALIFORNIA PRESS.https://doi.org/10.1525/AS.2021.61.2.217(王郁婷)標題3: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1. 一開始我以台灣觀光及兩岸關係作為兩大搜尋主軸,因我常在觀看新聞或與外國朋友聊到兩岸關係時感到忿忿不平,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常因中國打壓而受到矮化,不論是加入組織聯盟或會議參與均受到影響,而我個人本身也曾在旅遊時體驗到類似的不平等待遇,因此我先以"Taiwan.Tourism"兩個關鍵字來做搜尋,沒想到出現的大多為中國台灣之間觀光貿易相關的期刊,發現這與我本身所深耕的議題有關,也應是大部分人都關注且有感的部分,因此想以這個方向去做更多探索,最終是此篇最吸引我。2. 以老師所說的ABT作為依據分析,此篇摘要裡的And為訪台大陸遊客人數快速增長,且中國政府希望中國遊客給台灣帶來的經濟利益可讓兩國統一,But實證結果表明大多數台灣人並未因此動搖觀點,反而減少台灣人支持統一的比例,Then意味跨境旅遊並非實現政治目標的有效方式。3. Guo, L., & Jiang, F. (n.d.). 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 FRANCIS LTD. https://doi.org/10.1080/13504851.2021.1899116
17
胡珉毓
(1)(a)我對「群組是否有人權?」這個課題有興趣。一方面是對群組人權的形上感興趣:「如果群組有人權,那群組人權的本質是什麼?和個人人權有什麼質量上的差別?」。另一方面是對群組人權的規範性意義(normative implications)感興趣。所以在搜索時,輸入了「group rights」和「collective rights」。(b)在選擇這三篇文章時,最重要的考量包括(i)引用次數,因為這能讓我知道這篇文章的影響力。(ii)刊登週刊的「Journal Impact Factor」,同樣的也能讓我知道這週刊的影響力。(iii)文章的摘要說明。(c)在鎖定第一篇文章後,我利用了「citations」和「cited references」來尋找其它和這篇有關的文章。(d)最終,我決定選擇兩篇偏理論的文章,以及一篇將其理論運用在一個案例的文章。(2)我選的這幾篇文章都沒有摘要。不過我讀了文章的引言。引言都很清晰地介紹文章。介紹文章的格式一般都是:課題的背景(and),在這背景裡指出某些疑問或矛盾(but),說明研究或解決這個矛盾的重要性(so what),最後說出文章的論點(then)以及文章的大綱/架構。在搜索文章時,這是一個很常看到被很多學者運用的摘要格式。(3)(a)Jones, Peter. "Human Rights, Group Rights, and Peoples' Right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21, no. 1 (1999): 80-107.(b)Freeman, Michael. "Are There Collective Human Rights?" Political Studies 43, no. 1 (March 1995): 25–40.(c)Holder, Cindy L, and Jeff Corntassel. "Indigenous Peoples and Multicultural Citizenship: Bridging Collective and Individual Rights." Human Rights Quarterly 24, no. 1 (2002): 126-151.
18
黃心怡
標題: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1. 首先,我是以USMCA及NAFTA作為關鍵詞查詢,以其中相關文獻裡引用文獻最高的作為選項。2. 作者想探討USMCA中產生詳盡的環境章節是否為真。他說明USMCA提到了先前在NAFTA裡所忽略的環境問題,美國甚至放棄了幾項對環境有害的協定措施。然而,作者認為USMCA實質上對保護的貢獻有限,認為新協議主要是複製原內容、規避重要議題並且沒有相關預防原則地提及。在摘要的最後,作者卻沒有提及和總結自己將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所缺失了ABT架構中T的部分。近年,「美國優先」的呼喊更加頻繁,尤其是川普上任總統後,紛紛退出認為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公約…等。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也顯示出美國以往擔任公共財提供者的不滿意,更表現了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擔憂。我選擇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想去探討在這個區域協定裡,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增加的條款、內容和所產生影響的質變。在已知是為了更大的美國利益服務外,去理解其中所衍伸出的相關議題與強勢領導作風行為,如:南北問題、環境保育措施或是約束成員間與中國的關係。3. Laurens, N., Dove, Z., Morin, J. F., & Jinnah, S. (2019). 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 [Article]. World Trade Review, 18(4), 659-677. https://doi.org/10.1017/s1474745619000351標題: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1. 搜尋關鍵字’’ Taiwan, soft power’’ 並只尋找2021年的文獻,顯示的第一篇就是這篇,而我也剛好對於韓流是如何影響南韓與台灣關係很有興趣。2. 分析了這篇文獻的摘要,發現他非常清楚的按照ABT的模板來呈現。A:文章指出在1948年直到1992年南韓與台灣斷交前的關係一直是良好的,當然,斷交後兩國的關係持續惡化;B:但是在2000年開始,南韓發展軟實力,也就是「韓流」,夠過電視影音產業,成功與台灣建立良好關係;T:運用這個案例來佐證「軟實力」的重要性。3. Hahm, S. D., & Song, S. (2021).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 In ASIAN SURVEY (Vol. 61, Issue 2, pp. 217–240). UNIV CALIFORNIA PRESS. https://doi.org/10.1525/AS.2021.61.2.217標題: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1. 我以"Taiwan.Tourism"兩個關鍵字來搜尋文章,出現的大多為中國台灣之間觀光貿易關係的期刊,發現這個議題應該是很多人都很關注的部分,因此想以這個方向去做更多探索,最終是此篇最吸引我。2. 以老師所說的ABT作為依據分析,此篇摘要裡的And為訪台大陸遊客人數快速增長,且中國政府希望中國遊客給台灣帶來的經濟利益可讓兩國統一,But實證結果表明大多數台灣人並未因此動搖觀點,反而減少台灣人支持統一的比例,Then意味跨境旅遊並非實現政治目標的有效方式。3. Guo, L., & Jiang, F. (n.d.). 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 FRANCIS LTD. https://doi.org/10.1080/13504851.2021.1899116
19
劉雅文
(黃心怡)標題1: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1. 首先,我是以USMCA及NAFTA作為關鍵詞查詢,以其中相關文獻裡引用文獻最高的作為選項。r作者想探討USMCA中產生詳盡的環境章節是否為真。他說明USMCA提到了先前在NAFTA裡所忽略的環境問題,美國甚至放棄了幾項對環境有害的協定措施。然而,作者認為USMCA實質上對保護的貢獻有限,認為新協議主要是複製原內容、規避重要議題並且沒有相關預防原則地提及。在摘要的最後,作者卻沒有提及和總結自己將要研究的核心問題,所缺失了ABT架構中T的部分。近年,「美國優先」的呼喊更加頻繁,尤其是川普上任總統後,紛紛退出認為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國際組織、公約…等。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也顯示出美國以往擔任公共財提供者的不滿意,更表現了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擔憂。2. 我選擇這篇文章的原因是想去探討在這個區域協定裡,從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到美加墨協議增加的條款、內容和所產生影響的質變。在已知是為了更大的美國利益服務外,去理解其中所衍伸出的相關議題與強勢領導作風行為,如:南北問題、環境保育措施或是約束成員間與中國的關係。3. Laurens, N., Dove, Z., Morin, J. F., & Jinnah, S. (2019). NAFTA 2.0: The Greenest Trade Agreement Ever? [Article]. World Trade Review, 18(4), 659-677. https://doi.org/10.1017/s1474745619000351(劉雅文)標題2: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1. 搜尋關鍵字’’ Taiwan, soft power’’ 並只尋找2021年的文獻,顯示的第一篇就是這篇,而我也剛好對於韓流是如何影響南韓與台灣關係很有興趣。分析了這篇文獻的摘要,發現他非常清楚的按照ABT的模板來呈現。A:文章指出在1948年直到1992年南韓與台灣斷交前的關係一直是良好的,當然,斷交後兩國的關係持續惡化;B:但是在2000年開始,南韓發展軟實力,也就是「韓流」,夠過電視影音產業,成功與台灣建立良好關係;T:運用這個案例來佐證「軟實力」的重要性。2. 之所以會對於「台灣軟實力」這項議題有興趣是因為,台灣的國際地位特殊,即使在國際法上台灣擁有成為一個主體的條件,但是在與他國建立友邦關係或加入許多國際組織的路上常常受阻,影響最大因素可想而知就是兩岸關係,現階段兩岸關係是個無解的問題,因此,如何另尋他路,提升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存在感進而與他國合作、交流,即是我們當前能做的。軟實力這個概念被提出後常常遭受質疑,然而,在這篇文獻中,論述了南韓是如何在與台灣斷交後,並且在沒有正式建立友邦關係的前提下,重新開啟雙方的合作以促進國內經濟,而台灣的弱點正是無法與他國建立正式的友邦關係,因此驗證了發展台灣的軟實力即是台灣在國際社會中求生存的重要因素。3. Hahm, S. D., & Song, S. (2021). The Impact of the Korean Wave on South Korea-Taiwan Relations The Importance of Soft Power. In ASIAN SURVEY (Vol. 61, Issue 2, pp. 217–240). UNIV CALIFORNIA PRESS.https://doi.org/10.1525/AS.2021.61.2.217(王郁婷)標題3: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1. 一開始我以台灣觀光及兩岸關係作為兩大搜尋主軸,因我常在觀看新聞或與外國朋友聊到兩岸關係時感到忿忿不平,台灣在國際上的地位常因中國打壓而受到矮化,不論是加入組織聯盟或會議參與均受到影響,而我個人本身也曾在旅遊時體驗到類似的不平等待遇,因此我先以"Taiwan.Tourism"兩個關鍵字來做搜尋,沒想到出現的大多為中國台灣之間觀光貿易相關的期刊,發現這與我本身所深耕的議題有關,也應是大部分人都關注且有感的部分,因此想以這個方向去做更多探索,最終是此篇最吸引我。2. 以老師所說的ABT作為依據分析,此篇摘要裡的And為訪台大陸遊客人數快速增長,且中國政府希望中國遊客給台灣帶來的經濟利益可讓兩國統一,But實證結果表明大多數台灣人並未因此動搖觀點,反而減少台灣人支持統一的比例,Then意味跨境旅遊並非實現政治目標的有效方式。3. Guo, L., & Jiang, F. (n.d.). Is cross border tourism an effective means to achieve political goals?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In APPLIED ECONOMICS LETTERS. ROUTLEDGE JOURNALS, TAYLOR & FRANCIS LTD. https://doi.org/10.1080/13504851.2021.1899116
李軒朗
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經說過:「沒有人會假裝民主是完美或萬能。有人曾經說過民主制度是除了那些被試驗過的政治體制之外,最差的一種制度。」既然民主制度是被認為現存較為可取的政治體制,而全球先進經濟體也大多實行民主政體,即使是實質實行專制或獨裁的國家,也經常為自己貼上「民主」的名字(例如北韓國號「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猶如「民主」就是一個褒義詞般。既然民主這麼好這麼棒,為什麼現實中的民主會出現倒退?我以 democracy decline 為關鍵字,於 SSCI 資料庫找尋相關文獻,並選擇被引用次數較多及/或出版年份較近期的文獻,試圖為上述疑問提供一個近期、相關、獲其他學者引用討論的參考資料。-SSCI 資料庫並沒有載列 Plattner 一文的摘要,但我在《Journal of Democracy》期刊的官方網站找到其簡介。 Plattner 一文的標題「民主是否在倒退?」就是全文的核心問句——他認為民主主義者必須清晰評估民主的倒退情況,才可得出把它逆轉的方法。摘要之中,他提出評估民主有否倒退有兩個維度:客觀-民主國家數目是升或跌?主觀-人們如何看待民主制度的正當性和吸引力?Fossati 等人的文章比 Plattner 更微觀地,分析印尼政黨政治極端化與民眾對民主機構失去支持之間的關係。相比起 Plattner 是確定 (ascertain) 民主是否正在倒退, Fossati 等人的核心問句就是「民主為何倒退?」,並用印尼的案例嘗試解釋這現象。最後 Andersen 一文亦是以案例解釋,專案分析透過歸納 1998 至 2003 年 《Danish Democracy and Power Study》的研究結果,去斷定丹麥民主管治到底是經歷民主倒退還是「民主現代化」,並從歐盟政治、福利政策等數方面進行分析。此文核心問句則是:「到底這個現象(丹麥政治變遷)是 A (民主倒退)還是 B(民主制度的演化)?」-Plattner, Marc F. ‘IS DEMOCRACY IN DECLINE?’ JOURNAL OF DEMOCRACY 26, no. 1 (January 2015): 5–10.Fossati, Diego, Burhanuddin Muhtadi, and Eve Warburton. ‘Why Democrats Abandon Democracy: Evidence from Four Survey Experiments’. PARTY POLITICS, n.d. https://doi.org/10.1177/1354068821992488.Andersen, Jorgen Goul. ‘Political Power and Democracy in Denmark: Decline of Democracy or Change in Democracy?’ JOURNAL OF EUROPEAN PUBLIC POLICY 13, no. 4 (June 2006): 569–86. https://doi.org/10.1080/13501760600693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