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d: 人類學家怎麼看科學?

人類學家怎麼看科學?

科學到底是什麼?是客觀的絕對真理,還是在科學的過程中也有人為的成分?紀金慶老師介紹人類學家Latour及其著作的這篇文章有點硬,但非常值得一讀的文!

拉圖選擇以黑盒子來形容實在,意味著對拉圖而言,科學性的「實在」(real)本身並非天經地義的「自然」(nature),而是在一連串條件因素在製作過程中連結、縫合過後的產物,在這樣的過程中,「自然」的製程從來不缺乏「社會性」元素的參與。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科學性實在」的概念重點,與其說是一個驗證上的真假問題,不如說是一個連結性強弱的問題(powerful or powerless)。拉圖提醒我們留意在科學研究實踐過程中,科學理論的製程並非僅僅只是觀察經驗、歸納經驗而後理性推論(reasoning)與論辯(argument)的過程,研究者也必須同時留意「修辭技術」(rhetoric)在生產科學論文的過程中所扮演的關鍵地位。

最後,拉圖強調一般被人們視為雖與科學研究活動相關卻非科學本質的外部條件,例如科學必須與商業、政治與社會共識的結盟以解決設備、資金以及合作網絡等關係,無論是在拉圖研究科學史時重點描繪的內燃機發明者狄賽爾(Rudolf Christian Karl Diesel,1858-1913)或細菌之父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時,「實驗室內部」與「外部社會」彼此「旨趣」(interests)相互結盟(alliance)的鏈結強度始終都是決定科學成果勝敗的關鍵。

質言之,所謂的科學成果其實是科學家縫合實驗室內部與外部社會情境條件後的產物,意即從形成中的科學過程觀之,所有的「科學事實」既是各種人力與物力的「動元」(actant)經由科學家的「代理」(agency)而形成「結盟」(alliance)的產物;同時也是經由科學家中介穿梭不同團體利益,「轉譯」(translation)彼此不同關懷旨趣(interests)而締結堅實關係後的「黑盒」(black box)。

拉圖強調,黑盒內部鏈結的強弱決定其「實在性」的真實程度,黑盒「理論原則上」可以重新拆封製作,但「實際操作上」由於拆解需要投入更強的人力、物力、時間與精力的投注,因此是否得以拆封,有待實際條件的考量。

例如,在《行動中的科學》中拉圖舉例,假設一個自然科學的研究者企圖挑戰任何既成科學的成果,他就必須考量他所想要挑戰的科學論文的寫作者的理論基礎是經由多大的研究團隊編輯理論爬梳的成果,因此在時間成本上是否能在論文執行的寫作期間內以一人之力完成對抗如此龐大的理論聯軍;此外,要否證既有的科學成果所需要的實驗室設備、人力與資金也可能使得挑戰計畫窒礙難行。因此,在有限的時間、人力與物力的考量結果下,並非全面檢視挑戰而是接受既有的科學成果然後延伸發揮,往往才是自然科學研究者在實際運作過程中的現實策略。

(以上引用「拆解與鬆綁科學理性(III): 拉圖的行動者網絡理論」原文)

About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人類學家不只在學術圈與研討會裡,在台灣,還有一群「百工裡的人類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