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i:「台灣最頂」有什麼意義?端看你我如何定義自己|何則文
Published by Frank C.S. Liu,
劉正山老師提醒你:把人生放遠,再來看當下的自己,就能珍惜這個扮演研究生的時光。
Photo Credit:何則文 臉書專頁
研究所不應該是你延長「人生思考期」的避風港,當你考上研究所後,其實就是半個社會人了,不能繼續用讀大學的心態經營。
本文為職涯實驗室創辦人、企業培訓講師,換日線作者何則文,暨國立陽明交大新生訓練致詞在網路瘋傳後,受邀於國立臺灣大學 2021 研究生新訓講堂之課程演講摘錄。他以自身的成長經驗,和過往從事業界人力資源經理的觀察,給甫入學的研究所新生一些懇切的生涯建議。
各位今年進入台大研究所的同學大家好,恭喜大家在今天進入了一個人生的新階段。我是何則文,先跟大家簡單自我介紹:我是「職涯實驗室」社群創辦人,也是一個即將出版第七本書的作家,我曾在湛積科技擔任人資經理、在鴻海富智康擔任海外人資主管。很榮幸今天學校邀請我來跟大家分享,在這個變動的時代,我們可以用怎樣的新思維,面對自己在學術跟職涯上的種種可能性與挑戰。
而今天我只會講三件事情:「裝備自己」、「跨域整合」以及「利他賦能」。
研究所不是「避風港」,需趕緊認清未來方向
台大校園。圖/國立臺灣大學 臉書專頁
首先恭喜大家順利進入「台灣最頂」的台大研究所,相信大家一定對未來充滿抱負、躊躇滿志,期待在研究所生涯與未來的職場上大展拳腳吧!
但今天我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些殘酷的事情:首先,研究往往是孤獨的。儘管你在這個主修領域很有機會成為專家,但當你選擇好題目後,也將同時踏上一條獨自前行的道路。這條路可能引領你繼續走學術、也可能將你引導至社會職場──但不論想走哪條路,衷心建議你「現在」就應該去思考,這條路可能的職涯路徑跟市場規模是怎樣。
反觀如果你此刻還認為「至少多個學歷、起薪高一點」,或者繼續當學生「找方向」,甚至根本搞不清楚狀況還很迷茫,那你必須要有相當的「危機意識」了:我們如今正面對著高速變動的時代,各種過去的典範和經驗都不一定再適用,換言之,若你沒有在學生時期就擬定好職涯的「戰略方向」,當面對業界、學界的真實挑戰時,不論你是什麼學校畢業的,都有可能因為跟不上趨勢、被時代浪潮給無情淘汰。
另外,也有很多人因為缺乏方向與動力,把研究所當「避風港」念了好幾年,最後卻沒拿到學位、或者僅是勉強畢業。説實話,這數年的「避風」,對他的人生跟職涯路,將很難產生加分作用。
研究所不應該是你延長「人生思考期」的避風港,當你考上研究所後,其實就是半個社會人了,不能繼續用讀大學的心態經營。
建議大家現在就應該思考,你念的這個系所,他未來「可能的出路」是什麼、有哪些?甚至可以大膽的思考所謂「退場機制」──意即如果發現自己真的不適合這個專業,你的停損點在哪裡?要如何華麗轉身、對接到職場或其他人生跑道?這些「Plan B」事關重大,現在就應該思考。
請一定要問清楚自己「為何而戰」。若現在還搞不清楚沒關係,趁這幾年你還是學生、還能犯錯的時候,趕緊多方嘗試,找好自己的出路。你可以多向同所畢業的學長姐請教,看看你的職涯可能性跟選項有哪些。
同時,我很推薦大家可以透過一些測評工具,儘早了解自己的「職業性格」,像是業界常用的 RiTE 測驗。因為我們在業界看過很多高學歷的同事,到了職場卻適應不良,大多是因為他做的其實是「不符合自己職業性格」的工作。例如明明是一個個性外向、喜歡跟人交流的人,卻當了不大需要跟人溝通,每天面對電腦的「工程師」,那自然容易覺得挫折。
而假設你立定志向想「純做學問」,不妨也思考一下怎樣把學問帶回「人間」,把你的所知所學帶回社會,做出影響力。
學歷不是必勝關鍵,軟實力才是
2020 臺大畢業典禮。圖/國立臺灣大學 臉書專頁
在校內做研究時,或許可以孤軍奮戰、用自己的天賦來贏得開局;但當你真的進入業界、踏入社會後,需要的更是一些「軟實力」──如果缺乏這些軟實力,你的亮眼學歷甚至反而成為負擔。
為什麼呢?根據我和許多業界前輩的經驗,其實大部分研究生在學校研究的東西,七成左右進了業界後,都還是要「打掉重練」重新開始學習。甚至,有更多人在研究所時讀的東西,根本與他未來出社會時的工作內容沒有任何關係。換言之,若頂著高學歷光環,卻無法融入公司與團隊、產生實際價值,自然會被更嚴厲地檢視。
那最重要的「軟實力」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溝通協作」跟「自我管理」──溝通協作又能拓展成兩個層面,就是「説」跟「寫」。
巴菲特(Warren Buffett)最近曾說過,年輕人若想讓自己的身價至少成長 50%,最簡單的方式就是透過「演説」跟「寫作」,磨練好自己的溝通能力。
事實上,我們在矽谷也發現一個很有趣的事情:有兩種族裔背景的人,近年在矽谷科技業發展得特別好,其一是印度人、其二就是華人。這很好理解,因為傳統上這兩個民族的數理能力比較好。然而從統計上來看,印度裔在矽谷科技公司的高階主管人數比例,遠比華人為多。近 10 年來的美國 500 強企業中,外籍(非美籍)CEO 共有 75 位,而印度裔就占了當中 10 位,華裔人士卻幾乎沒有。
這是為什麼呢?就我個人的經驗觀察,在國際職場上,華人相較於印度人,實在太「溫良恭儉讓」了,總是習慣謙虛地躲在幕後。我有個有趣的比喻是:一個華人工程師,他對一個專案的把握可能高達 90%,卻會自己打折説只有六成把握;相反的,根據我跟印度人工作過的經驗,他們會先大膽地給出「100%沒問題」的承諾爭取機會,事後再想辦法實現這個承諾。
所以我們要知道一件事情,「曖曖內含光」的謙虛或許不是在業界工作的最佳解,怎樣拔得頭籌,你需要是更主動積極地爭取機會。要當自己的伯樂與毛遂,現在就開始累積自己專案跟時間管理的經歷,積極培養「演說」跟「寫作」的能力,磨練職場軟技能。
另一個殘酷的事實是,今天當你掛上台大碩、博士的招牌時,人們對你的「期待值」也會相對拉高,甚至可能一開始對你的印象分數就直接從 90、100 開始起跳,之後反而容易因種種小細節而扣分。如果想要避免這樣的情況,你需要的軟實力是「自我管理」與「自我要求」。台大這兩個字將是你的優勢,也是你的負擔;更不用說工作 3、5 年後,市場上看的將是你的實際戰功與專業能力,「學歷紅利」將不再吃香了。
面對未來職場趨勢,必須提前做好準備
圖/Mikey Harris@Unsplash
未來的時代,遠端工作絕對已是趨勢:你的公司可能連實體辦公室都沒有,你有把握在無法與同事老闆相處、甚至沒有人帶你的情況下,自己完成交辦任務,同時跟些「雲端相見」的同事們達到良好的工作默契嗎?如果你還沒有把握,不妨先透過研究所這幾年好好鍛練。因為真正的業界,不會給你太多時間「學習」跟「適應」。
而這個「遠端工作趨勢」帶來的後續效應,就是跟你在職場上競爭的對手也會跨越地域,甚至可能是來自全球各地的一流人才。你的雇主將可能來自倫敦、矽谷、東京甚至上海,競爭同個職位或升職加薪的同事亦然──如此說來,就算你是「台灣第一」的學霸,也不見得有太大的優勢。因此,與其自豪於學校名聲,我們更要加強的是自己實打實的專業能力,以及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用跨域整合,發明你的工作
再來,這個時代只有一種專業,是絕對是不夠的。因為所有可以 SOP 化的工作,未來都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牛津大學曾做過研究,預測在 2030 年會有將近一半的現有工作被 AI 取代。換言之不論未來畢業後想做什麼,那份工作都有大量消失的風險。
那怎麼辦?最好的解決之道就是「發明自己的工作」:而這需要「突破框架思考」的能力──亦即突破你的學科,培養跨領域的學習跟思維能力。我們面對的已是一個沒有標準答案的時代,在這時代生存,必須能自己定義問題、並且自己找到解決方案,這也才是業界真正看重的能力。
例如過去我在鴻海 FIH 派駐海外時,我負責的部門就叫作「人資整合行銷」──它其實就是一個跨域整合的概念,把人力資源跟整合行銷融合為一,創造出全新的工作崗位。而這個工作,也可以説是我「自己創造出來的」:當時我發現公司併購的越南廠區,原本是 Microsoft 的,然而被併購以後,改名叫「富 OO」。我當時就自己提案告訴我的老闆:如果不能擦亮公司品牌、招募到相應的人才,對廠區運作會有影響。
因此,我把過去學到的行銷概念加入人資領域,最後在老闆的支持跟指導下,成立一個全新的部門。這個部門有點像「人資的行銷部門」,對內開發公司人資管理 app 與企業文化宣傳,對外則經營校園招募和雇主品牌。最後我們的創新模式,成功斬獲 5、6 個中國大陸的人力資源獎項。而我也因為這個跨域的創新想法,很幸運地在進入集團一年多,就被拔擢為部門主管帶領團隊。
過去我們都説:懂遊戲規則的人、就能贏得遊戲;但新的時代,我們更要創造新的遊戲規則,才能夠引領潮流。
想要「創造遊戲規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學科混合」的概念:例如你做的是歷史研究,若懂大數據和資料結構化的原理、還會寫程式,那麼在爬梳大量史料時,你很可能會遠比其他同儕更有效率,甚至能利用 AI 應用找到一些新東西;而你如果念的是資工,也可以想想,這些技術能否應用在社會創新跟實踐上,能否解決什麼實際問題?
何則文在中國大陸工作時曾代表團隊獲頒人力資源獎項。圖/何則文 臉書專頁
大家在思考問題跟解決問題上,不妨試著跨出原本的領域、既有的道路,想想新的可能──如果只是讓自己學到研究方法,而不親身嘗試新可能,那這碩士學位未免有些可惜。
用新的思維面對職涯,把劣勢變優勢
「發明你的工作」這個新思維,還可以賦予你原本的專業,一個嶄新的意義與價值。
當年我曾經去越南華碩實習過,在這個跨國實習的面試時,面試官問了我一個很尖銳的問題,他説:「你是中興大學歷史系畢業,我們有很多台政商管的候選人,他們的經歷都比你漂亮。給我一個理由,為什麼我要錄取你?」
當時年少輕狂的我反問面試主管:「那您知道為什麼美國會打輸越戰嗎?」他一時間愣住了,我繼續説:「這就是你需要我的原因。美國當年以為自己船堅炮利、必能壓制越共,然而他們不懂越南人的文化跟思維、也不懂國內思潮的演變,最終落得煞羽而歸。而商場如戰場,你需要「懂文化」的人。我敢跟你說,我正是公司這個階段最適合、也最需要的人選。」
接著我告訴他,我很早就立定志向想去東南亞,也組了社團親自帶隊到東南亞各國參訪考察、拜訪當地駐外代表跟台商,深刻研究當地歷史文化。自己也開始在媒體上寫東南亞的政經評論。我更不客氣地說:「全台灣你找不到第二個年輕人,既有這樣的人文背景,而且又了解當地。」就這樣,原本應當是劣勢的人文背景,反而變成我的亮點。
所以,不論你的專業是否「冷門」,只要回扣到人性,用解決實際問題的思維去想,並且不自我設限在這個學門的領域、多嘗試與其他學門結合,它都可以變成有價值的能力。
活出有影響力的「利他模式」
接著我想跟大家分享,體能遠不如許多動物、智力也未必最高的人類,為什麼能成為這個地球的優勢物種?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人類有「整體」的意識。
這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從小常常聽到的「犧牲小我,完成大我」;又或者進一步說,就是人類有「社群」的概念。社群又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能「假裝自己是別人」,為他人著想,追求彼此的共同利益。
就如同我們身體的細胞,你若從微觀角度看,它只是個「個體」,有自己的誕生跟死亡;然而他們同時間也構成一個整體──即我們的器官和整個人體。細胞若脫離身體,在沒有培養皿的情況下必然死亡。而宏觀來看,我們和社會、甚至整個地球的關係也是一樣。
反過來說,假設今天有個細胞在身體內,卻忘記自己是「整體」的一部份,開始瘋狂地複製自己、榨取其他細胞的能量只為「壯大自我」,那他最終就會變成「癌細胞」、在人體內成為惡性腫瘤。最終它的自私反會使整體崩潰,所有人玉石俱焚。
在人類社會也是一樣:如果今天多數人、或者說手握權力的人,都為了自身利益犧牲公眾利益,最終必然導致社會體系崩解。歷朝歷代無數王朝的興衰,也都可以從這樣的觀點解讀。
所以,無論科學和文明多麼進步,我們仍須要努力維繫這個「整體」的運作與永續。而要達到這樣的境界,就需要「利他」跟「賦能」。利他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願意幫助其他人、為共好而付出。但這並不是單純地叫我們捐錢做公益,或者做免費的志工──你即便在上班、領薪水,開公司賺錢,也可以在同時間「利他」。
比如說我們今天賣一個產品,若我們的出發點是「幫助客戶解決問題」,用心傾聽他們的需求與痛點,推出最適合的方案,那這過程本質上也是利他。反之如果只是為了自身謀利,利用資訊不對等的優勢甚或造假犯法,讓客戶受騙上當、造成損失,那就是社會上的「癌細胞」了。
利他的概念其實很簡單,就是「主動發現他人需求、為他人帶來解決方案、創造價值」。而在生活層面,多多關心身邊的人,了解他們的情況,盡可能主動給予協助,也是「利他」。在職涯發展上,則是思考怎樣為組織(公司)、社區乃至於國家社會,用自己的專業創造更多價值。
利他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就是「賦能」:賦能是什麼意思呢?簡單的說,就是「給人魚吃,不如給他釣竿」的概念。賦能意即「透過學習、參與、協作的機制,使他人可以掌握自己的生活與價值。」也就是說,不只是單純的給予,而是協助他人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實際的情況可能是像你的同學遇到了困難,此時比起直接介入、幫他解決問題,不如透過參與、協作的方式,讓他學會如何自己處理這些狀況,進而使他有能力掌握自己的方向。這就是「賦能」的意義。
透過利他、賦能,我們就能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所謂的「整體」也才能向上提升,達到一個共贏共好的理想局面。請千萬不要小看自己年輕。你的論文題目雖然不太可能「拯救世界」,但只要抱持著利他、賦能的精神分享所學所知,一個世代眾人的長期累積,必能為世界帶來改變。
思考屬於你人生的解答
圖/Jeffrey Hamilton@Unsplash
最後,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自己念國小時的故事:我小學六年級的時候,班導許慧貞老師是一位致力於推廣閱讀的老師,台大圖資系畢業的他,總是相信閱讀可以給孩子帶來人生的各種可能。但小學時的我成績既不好,出身在弱勢家庭,又有過動症ADHD,課業跟人際表現都不大好,於是經常以叛逆和激烈的行徑,拒絕課堂上的學習。
有次,許慧貞老師在放學後的下午把我留下來,問我說:「何則文,你很聰明,為什麼不好好寫作業好好念書呢?」當時我直接回嗆老師說:「為什麼要讀書?為什麼要努力?就算給我上建中台大,賺了錢發財,我最終也是一死,路邊的乞丐也是死,既然一切最後都會歸於塵土,那我們為什麼要努力?」
老師聽到我這樣的「躺平宣言」後,卻沒有責罵我也沒有對我說教。她只是很冷靜的告訴我説:「我也不知道,那是你的人生,你的人生有怎樣的意義跟價值,只有你自己可以找到答案。所以,你去閱讀吧,在書中跟古往今來的人對話,有天你能找到你活著的目的。」
這是個影響我一生的場面。到今天我都記憶猶新(甚至連許老師都記得),而那之後我常常都在思考,我為什麼要活著?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老實說這真的是個窮盡一生的大哉問。但這個問題有些人可能年輕時就遇到,有些人到 5、60 歲才開始探索,只是無論如何,我們終將面對──那不如現在就開始思考一下。
其實我們人生在世,真的是滄海一粟。地球上有 80 億人,地球本身有 50 多億年歷史,你我平均 80 年的壽命、數十億分之一的存在,可以說如恆河之沙一樣,渺小得不得了。然而就算如此,你我的人生還是可以、也更應該活出不同,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與意義。
但我們要怎樣活出價值、甚至造成正向影響力呢?很簡單,不論是在學校課堂、社團,還是未來在實際工作中,都思考一件事情:「這件事情有我跟沒有我,會不會有差別?」如果我們不能作出差異性,就代表我們的可取代性很高,或許這件事也不需要由我們來做了。
反過來說,你我也不一定非要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不可──因為很多微小的付出,都能演變成巨大的影響,也就是所謂的「蝴蝶效應」。或許你的同學遇到瓶頸時,你的一個陪伴與安慰,就此改變他的人生走向;也有可能你一個起心動念,在學校呼籲或提倡某件事情,對許多同學帶來影響。不要小看自己,或許你在校園中順手的幫助大學學弟妹,甚至掃地的阿姨、伯伯,都能讓善良的力量傳達出去。
圖/Ümit Bulut@Unsplash
最重要的是,現在就應該思考「活著的意義」,也就是屬於你的理想人生會長什麼樣子。
為什麼我會這麼嚴肅地強調這點?這是因為我認識很多人、尤其是世俗定義中的菁英,一生都是活在「別人的期待」中。家人朋友跟社會不斷灌輸他們怎樣是「好的」、怎樣是「優秀的」、怎樣才是「有前途」,他們也因此一窩蜂地去擠那個窄門。但最後即便得到了所謂「大家夢寐以求」的工作或生活,許多人到頭來才發現那不是自已想要的人生,甚至因而陷入漫長且難解的低潮與悔恨當中。
所以,與其等那時候才發現,不如現在就不斷思考:「我是誰,我要去哪裡,我想要為自己人生留下怎樣的篇章?」並且透過不斷的探索和試錯,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
到了人生的這個階段,衷心期許大家開始真正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為自己負責、也為他人著想,透過「批判思考」、「跨域學習」跟「利他賦能」,去建構真正屬於你自己、同時擁有影響力與價值的人生。請用懷疑求真的眼光看世界,用不偏食的跨領域學習找到未來問題的新解方,用利他賦能去幫助更廣闊的整體社會。
這樣的話,我相信你對未來將不再迷茫,更將走出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甚至當那終將來臨的日子到來時,你也可以很驕傲地說:「我這一生沒有白活。」
(本文為《換日線》編輯之節錄編修後版本,原文刊登於此)
則文悄悄話:各位小夥伴看完這篇有什麼想法呢?歡迎大家加入職涯實驗室或者追蹤我的臉書直接跟我交流喔。也跟大家分享,最近我的新書《世界末日時,有空喝杯咖啡嗎?》上市了,分享給大家!
執行編輯:林翊婷
核稿編輯:張翔一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何則文/香蕉夢想家
何則文是全台最大職涯社群「職涯實驗室」創辦人,曾任湛積科技人力資源經理、鴻海集團 FIH 人資整合行銷主管、教育部國教署人事人員等職。大學就讀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經濟部國際企業經營班結業。曾派駐越南河內、西貢、中國深圳、河北等地。
他也是著名的青年職涯教練、企業培訓講師,每年受邀到百餘家機關、學校、企業演講,主要講授青年職涯發展、寫作與演說簡報技巧、團隊溝通與協作、人力資源創新、雇主品牌經營等領域主題。
著作有《世界末日時,有空喝杯咖啡嗎?》(時報文化)、《成就未來的你》(悅知出版)、《個人品牌》(遠流出版)、《用地圖看懂東南亞經濟》(商周出版)等書。
歡迎來信交流指教。
看更多
脫歐,真的會趕走外國人嗎?從留學到創業,我的英國經驗談
c2020/02/17
k21068
對於像是台灣人這樣歐陸以外的外國人來說,因為英國簽證政策原本就出了名的困難,脫歐前,要在英國工作或移民就已經不容易,脫歐反而不太會讓非歐陸的外國人感受到焦慮。有些外國人甚至覺得脫歐後更公平。
電視新聞報得火熱精彩,我和幾位朋友守在電視前沙發上,配著葡萄與薯片,在英國大選之夜看開票──結果慢慢呈現在地圖上,一片英國保守黨的藍色地盤中,穿插著一些英國工黨的紅色。我們所在的布萊登(Brighton)是英國 650 個選區中,唯一投出綠黨(Green Party)的選區,像是藍色大海裡的綠色小島,孤零零卻自有堅持。
朋友 S 和 U 越看越失望,原本就知道保守黨應該會贏的他們,沒料到會贏這麼多。他們都在大學裡擔任講師,也都認為保守黨上台,對於他們的個人生活與工作有幫助,但是卻不希望保守黨繼續執政──因為這代表更多資本主義、更多放任市場自由的機制,將衝擊弱勢族群;這也代表現任首相強生擁有議會多數,而有機會推動無協議脫歐。
脫歐了,而我留下來
2017 年夏天,我踏上號稱英國最前衛、擁抱環保與同志的友善城市布萊登攻讀碩士。
學期一開始,脫歐是大家茶餘飯後最常談及的話題,此時,還有許多聲音期待舉辦二次公投,翻轉脫歐的決定。不過隨著時間,二次公投的可能性卻越發渺茫,「脫歐以後,在英國的歐陸人該怎麼辦呢?」幾乎人人都問,卻沒有人有明確的答案,有人說已經在英國待 5 年以上的歐陸人可以繼續待,其他就必須離開;有人又說還是現在趕快離開,免得之後被趕出去。
不過,對於像是台灣人這樣歐陸以外的外國人來說,因為英國簽證政策原本就出了名的困難,脫歐前,要在英國工作或移民就已經不容易,脫歐反而不太會讓非歐陸的外國人感受到焦慮。有些外國人甚至覺得脫歐後更公平。
「我去找工作的時候,明明英文和資歷都是最好,老闆卻因為我沒有居留證,又不願意發工作簽而不僱用我。旁邊的西班牙女生和波蘭女生,連英文都講不好,卻因為是歐盟人,不需要證件就可以直接在英國工作,反而是她們得到工作。」身邊我的哥倫比亞同學無奈的說,「脫歐以後,如果可以讓找工作是看實力而非看國籍,我覺得這樣反而更公平。」
看著梅伊進進出出歐盟與英國議會,脫歐死線一延再延,英國人開始變得不安。圖/Drop of Light@Shutterstock
隨著最初脫歐的「死線」 2019 年 3 月 29 日將近,直到同年 3 月時,路上公車站牌的廣告才開始呼籲人民「上網搜尋如何準備脫歐」──雖然直到那時,首相梅伊和歐盟的協議仍遲遲沒被議會接受。
看著梅伊進進出出歐盟與英國議會,脫歐死線一延再延,英國人開始變得不安,越來越多人只希望快點結束這令人痛苦的不確定性。但在英國攻讀發展學碩士期間,仍是我人生十分美好的篇章──扎實的課前讀本、精彩的課堂討論,以及反覆淬煉的學術寫作訓練,為我從事「國際發展」的志願做足了準備。
畢業以後,我先擔任了數個月的獨立研究顧問,接手了為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丹麥政府及數個英美 NGO 做研究分析的案子,主題均聚焦於人權與現代奴隸。研究過程中我發現,英國擁有全世界最先進的《2015 年現代奴隸法案》(Modern Slavery Act 2015)──法案要求所有營業額高於 3,600 萬英鎊(將近新台幣 14.4 億元)的企業,每年撰寫現代奴隸聲明,說明企業如何確保產業鏈裡沒有嚴重的血汗奴工問題。
此外,儘管英國前任首相梅伊在脫歐議題上評價兩極,但她卻是強力支持打擊現代奴隸的世界領袖,不僅呼籲其他世界級領袖站出來,更以實際的政策和行動提供資源,推動改革。這促使我開始有了在英國創立社會企業,為相關議題貢獻心力的念頭。幾個月後,我成功在英國註冊了社會企業,目的是以顧問研究服務打擊現代奴隸。
對我來說,儘管脫歐在即,英國打擊現代奴隸所具備的政策環境、全球視野、NGO 與學術圈,讓公司開在英國比開在台灣更適切,因此也和英國結下更長的緣份。
脫歐,其實才剛要進入過渡期
韓國創業家朋友 Y,過去幾年在布蘭登和朋友合資開了幾家餐廳,她的韓式炸雞店和日式壽司店生意都很不錯。我問她對脫歐的看法,她說雖然脫歐還沒正式發生,但「有些食物原料已經開始變貴了!有些原本在店裡打工的歐陸人,也決定離開英國了。」
一起接受創業培訓課程的肯亞創業家朋友 E 則說,他的工作需要和政府互動,「可是我以往認識的議員,現在都無心關注民生、治安、教育、文藝發展等社會面向,而將全部的心思和時間,都花在脫歐討論上,我寄過去的信全沒下文。」對外國人來說,對脫歐感受最深的是國家內耗空轉、社會氛圍無奈,反而不是硬政策。
一起共事的英國顧問 D,是脫歐的明確反對者,英國大選前夕,我們開車在約克郡的時候,他言談間欲言又止、嘆氣連連,訴說著生活裡的小心翼翼──那種儘管在乎卻又怕挑起敏感話題的躲躲藏藏,「無論如何,脫歐討論對英國造成的撕裂傷害已經無法挽回了。 」他手抓著方向盤,眼睛望著前方,卻像是看不見英國的方向和前方。
倫敦街頭的國旗彩繪。圖/釀發展 提供
儘管 1 月底脫歐,但這裡說的脫歐,實際上指的是英國要進入為期一年的「過渡期」(transition period)──在過渡期裡,最重要的任務包含和歐盟談判貿易規則、漁場規則、飛航規則、數據分享與安全等規則;但除此之外一切基本如常,且即使失去歐盟成員的資格,仍需支付歐盟預算。
在如果不延長過渡期的狀況下,英國距離實質上和歐盟分離、設立屬於自己的規則,仍有至少一年以上的時間。而即使強生強調絕不延長過渡期,仍有人預測過渡期可能超過一年。換句話說,1 月 31 日脫歐以後,其實還不會即刻對社會產生直接影響。
脫歐,不失為台灣人的契機
事實上,受到脫歐影響最大的族群是歐陸人──原本可以不需工作簽證、永久居留權,就可以自由進入英國工作和定居,未來可能失去這樣的便利;而對於歐陸以外的外國人,相關的規定基本維持原樣,台灣人來英國需要拿的讀書簽、工作簽、居留證,都還得照過去方法一樣申請,複雜度不增不減。
值得注意的是,強生曾反覆強調他歡迎人才(People of Talent)進入英國,代表英國有可能對於低技術性移民更加嚴格,但卻敞開大門歡迎高技術移民。這樣的發展對於來英國受高等教育的台灣青年而言,可能是契機──讓極難拿的英國工作簽,反而有機會變得容易些;甚至有機會透過特殊卓越人才簽證(Exceptional Talent Visa)留下。強生甚至開始提出以澳洲積點制,更加嚴格評斷人才的語言、教育、經驗,藉此決定是否發給簽證。
此外,強生政府也強調科技與創新的重要性,預計將加倍政府對研發領域(R&D)的支出,達到未來 5 年,每年 180 億英鎊的預算;並預計將英國在研發上的佔比,從現在的 GDP 1.7% 增加到 2027 年的 2.4%──這表示有意到英國發展的台灣科技人,機會又增多了。儘管未來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但同樣的,也有許多機會值得我們探索與把握。
最後,脫歐註定成為百年後歷史課本仍將記載的重要事件,然後就如所有的重大歷史事件一般,事件對於當代人們的影響,往往在落幕以前都難以下定論,一個風吹草動都可能引起蝴蝶效應。我們只能期盼,當此刻也成為歷史的時候,願後人記得脫歐帶給我們的經驗與學習。
備註:本文截稿日期為 2020 年 1 月 30 日。
執行編輯:邱佑寧
核稿編輯:林欣蘋
Photo Credit:Shutterstock、釀發展 提供
關聯閱讀
作品推薦
2020 倫敦:後脫歐時代
在這嶄新的一年,我們將帶領讀者一起走過 2020 的四個季節、深入四個重要城市、貼近即將發生的四件國際大事。
首先在二月登場的,是在 1 月 31 日進入「後脫歐時代」的倫敦──《換日線》駐地作者將從生活、學術、職場方面,和你分享:
對熱愛旅遊的你來說,脫歐後的英國魅力不減,想去英國旅遊,怎麼玩才夠深入道地?
對有志赴英就業的你來說,英國脫歐,製造了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
對於準備留學的你來說,英國高教是否還具備往昔的優勢?政府祭出的「兩年簽證」優惠,具體能讓哪些人受惠?
而對於那些長居英國的台灣人來說,目睹了時代變化的他們,又有什麼「在地文化觀察」不吐不快?
想了解脫歐後的倫敦,《換日線》絕對是最貼近當地的第一線資訊站!
▍2020 春季號季刊《倫敦:後脫歐時代》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