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組針對盧老師演講前後,觀察民意形成的回應


問答內容
這裡有四則關於「科學」這件事的討論/新聞。

- 批政府「增天然氣政策」大錯特錯 中研院學者曝嚴重性:帶領台灣走向死路 https://www.storm.mg/article/4065491
- 偏頗引用才是反科學 正視燃氣於淨零轉型的橋接功能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31344
- 投書:核四公投是科學與反科學之爭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SerialNo=130019
- 「珍愛藻礁」反方趙家緯駁蔡雅瀅:學者研究數據已調整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211118002212-260407?chdtv

請你們小組共讀之後討論:
1、你們從中發現什麼有趣的現象?
2、如果說辯論或愈辯愈明,那麼為什麼仍有這些不止的爭論?你們團隊對此事提出的理論為何?


第01組 以展、宥聰、晉旭
1、跟自己立場相同才是科學,其他人則都是反科學或偽科學。
2、一如因果漏斗模型,人們在接受資訊時會先經過政黨認同的篩選,才會進行政策或議題的評估。因此在挑選資訊時就已經預設立場,對於與自己相左的證據視而不見,甚至貼上反科學的標籤。

第02組 司律、雅文
1. 人們在公共討論場域會爭奪對科學的詮釋權。

第03組 奕勳、澤偉
1.雙方都是專家中的專家,但彼此對說對方是反科學。
2.因為這變成政治問題,數據與論述只是加強自己已有的立場。反正有人寫口號要你同意或不同意,理解科學太費勁了。

第04組 珉毓、維哲
1、你們從中發現什麼有趣的現象?

我們觀察到了三件有趣的現象:

第一,關於第二場公投意見發表會,有意思的是,趙家緯其實是在為一個自己並不支持的立場爭論。他說這是「一個學者的責任」。 我們認為這很好地提醒我們,作為學者,我們應該盡量將自己置於對立觀點的位置,仔細了解他們的證據,論述,和研究結果。只有對對立的觀點給予應有的尊重和重視,我們才能在學術研究中進行有意義的對話,而不是簡單地對對立的觀點進行稻草人攻擊。

第二,關於學者盧倩儀在立法院的報告,有趣的是,她的報告似乎暴露了她的偏見立場。當然,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知道她的報告是否是一種先有結論後求證的情況。但是,她的報告至少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她的報告只參考了一位學者的研究 (Robert Howarth) 。她是否尋找其他研究報告來證實 Howarth 的結論?還是 Howarth 的結論其實是一個異常?另外,她是否知道 Howarth 是一位海洋科學家?雖然僅憑這一點並不意味著 Howarth 不能在其它領域做出好的學術成果,但至少應該提醒讀者要對 Howarth 的報告保有一定的警惕。簡單的網絡搜索顯示,已有許多化石燃料和天然氣專家學者出來反駁 Howarth 的論文,說他的方法論設計和數據收集存有缺陷。第二個問題是,她提供的數據只描繪了部分情況,從而扭曲了聽眾的感知。例如,她提到世界上一半以上的甲烷產量來自人類。但她沒把整個故事說完。首先,甲烷佔世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15%左右,而二氧化碳佔 75%左右。其次,甲烷佔台灣溫室氣體排放量的 2%左右,而二氧化碳佔 95%左右。第三,在人類活動產生的甲烷中,約有一半來自於農業。我們不否認應該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並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是,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她的報告似乎過於危言聳聽、帶有偏見,並且為了得出她想要的結論而設計研究。

第三,對於阿寶JHWei的報告《投書:核四公投是科學與反科學之爭》,有趣的是作者對科學的態度似乎過度堅定和樂觀。我們認為他誇大了科學提供正確答案的能力。畢竟,即使是科學家自己也不敢聲稱他們有正確的答案。至少不是那種,二分法"是"或"否"的正確答案。也絕對不是那種,"是"或"否"是最終永遠不會改變的答案。大多數科學研究最多只能在一些條件或前提下說是正確答案的。這些條件包括,鑑於當前的科學知識水平、當前的技術水平和當前可用的研究方法、等。這意味著,當技術進步,或新實體被發現,或新研究方法被發明時,之前被認為是正確的答案現在可能是錯誤的。科學家們自己並不否認這種可能性。然而,阿寶JHWei似乎建議我們應該相信科學,因為科學永遠是對的。懷疑科學是不合理的。但是,從科學史和科學哲學的角度來看,某些程度的懷疑其實是有利於科學進步的。

==============

2、如果說辯論或愈辯愈明,那麼為什麼仍有這些不止的爭論?你們團隊對此事提出的理論為何?

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學術爭論不止的原因有好幾個。

最重要的是,由於我們的知識和技術有限,因此我們並不能完完全全的了解一件研究對象的所有一切。 所有的數據庫,無論多大,都是不完整的。這意味著,當發明了更好的技術,或者發明了更好的數據收集方法,或者有了更多的資金和人力可投入時,我們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數據,跟多的新知識點。

其次,由於問題的框架和研究的設計,不同研究項目的研究成果可能不會直接對應彼此。這可能會導致不同的研究人員實際上是在他們在各說各話 (talking past each other),沒有真正的對話。 以第二場公投發表意見會為例,兩位發言者都關注台灣的能源安全。但第一位發言者根據該藻礁的地理氣候危險表達了她的擔憂,說這可能威脅到天然氣的持續和安全供應。而第二位發言者則根據所需的天然氣量表達了他的擔憂。這是一個,同樣的擔憂但不同的起始前提和問題框架因此不同的結論,的例子。

第三,當科學研究對社會和人類生活產生影響時,我們就必須考慮到道德價值。 即使是同一套科學發現,如果不同的人看重不同的東西,佔據不同的價值位置,我們還是會有分歧和持續的爭論。再次以第二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為例,第一位發言者將保護環境的價值放在首位,認為可以設計不同的能源安全解決方案,以更好地保護環境。而第二位發言者優先考慮能源安全,並認為只要解決方案對減輕環境影響提供了合理和可接受的提議,那麼這些解決方案是可以接受的。因此,不同的價值優先排列會導致不同的推理,從而導致不同的結論。

第05組 富裕、安祈
1.正反兩邊各說各話,大家都找對自己有利的資料來佐證,一般非具專業知識的民眾很難做出深入的比較,流於意識形態的抗衡。
2.辯論既為抗衡的方式就會有勝負慾,雙方都想證明自己是對的,所以會各自找自己有利的資料,如前述我們很難有能力驗證資料與判讀,正好比這4篇文章看完之後我還是無法全面,了解這個公投的各方意見與論點,所以辯論自然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未來由歷史數據來驗證。

第06組 心怡、國亮
1.在看完這幾篇新聞後,發現近年在台灣,公投本身的意義變似乎有變質的傾向。而公投議題其中的概念並無法被一般大眾所理解,而人民也沒有興趣或沒有時間去釐清相關的利弊,到頭來只會淪為政黨鬥爭的工具。在第三篇文章中講的「科學與反科學之爭」,在這次的公投是無法看到的,人民看到的只有政黨惡鬥,公投的意義被政黨帶向意思形態的對壘,而失去本身公投的意涵。如投下四個不同意就代表對現任政府投下不信任票。而這種惡性循環,相信對台灣的民主百害而無一利。而本組對這次公投議題的專業性,是否應該由人民以公投決定打上一個問號。
2.這次公投的意義變得不是因為憲法所賦予人民行使的創制複決權,所以人民行使權力,而是政黨之間為了其政治利益的利用工具。當有選舉的時候,政黨都會操作議題去達到選舉的目的,如最近的罷免案跟現在的公投,目的都是2022年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操兵,也就是結果導向是政黨的政治利益。所以以這次公投而言,並不是真相辯論的公投,而是政黨利用公投,嘗試擴張或穩住政黨的利益。


第07組 猷盛、易樺
1、從中發現什麼有趣現象?:
第一題如果針對這四則能發現就數據引用的部分的確,各自有數據為證,但仔細去看能發現某些數據他並未獲得證實或大量引用,而就解讀上面的曲解或是偏頗的引用而造成後續兩方對立這點就是有趣的部分;
再者大家都是以片面的角度切入而沒有叫全面完整甚至系統性地去瞭解議題 導致前面數據引用的問題出現。
就算是宣稱以科學手段處理問題,有時還是難以避免個人主觀價值的涉入。

第二題我會認為他最終考驗的是信仰
即便對某方的論述愈辯愈明,但最終仍是能不能撼動信仰這件事,不論是為了自己的信仰而戰或是幫他找藉口,最常見的就是指著對方稱其為利益而述說,其內容肯定都是利益趨之而非真實狀況。


第08組 瑄襄、王芳
第一題:
正方與反方是從不同的角度解讀,各自持有不同看法,所以造成不一樣的意見。
第二題:
應該要用調解的方法來解決。

第09組 弼萱、郁婷
1. 看完四則報導,有一種不管怎麼選擇最後都是導向在毀滅大自然的感覺,很難看到對地球和台灣兩者都最好的方式,看似每項能源都是必須,卻又沒有最平衡的方案。

但其中有趣的是,原多年反對三接的學者進而轉向支持,據其說法,該學者態度改變是建立於更多研究數據出現,掌握到更多數據顯示天然氣三接站選址外推後,已是污染面積最少地段,具有一定可信度。雖然部分反方出現跑票,但反方意見仍堅持其保守立場,認為三接建設應在未來提出更進一步的證據後再實施,亦不失其道理。而辯論過程正反雙方的態度轉折點,也成為本次公投中一個有趣的觀察現象。

2.公投議題,雖然出發點都是基於「環保」來進行討論,但採用什麼樣的方法或預防污染的措施,是真正的調查重點;決策者在評估統合各方調查與研究結果,推出初步能平衡經濟發展與環保之間的政策和規劃後,卻容易轉向成為受抨擊的對象。事實上,若現階段不論在何種程度上的經濟開發都會造成污染的情況下,燃煤和燃氣之間,兩害相權應取其輕。

不論是擁護科學的學者還是關心政治因素的執政者,大家講再多都還是只擁護自己的立場而沒有努力找到交集點,即使一個現代化的國家應該摒除立場以科學的態度來考量能源,而不是政治因素來考量能源發展。